深度观察 | 岗位变了,正在“换打法”的网络工程专业

如今在中国的任一个城市,周末的咖啡馆里总有着上网加班的白领们。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网络已经成为了这里如同水、电一般的基础设施。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各地勃然兴起了网络建设的浪潮。于此同时,培养“建网、用网、管网”人才的网络工程专业也获得了五年的高速发展期,成就了它的黄金时代。以2015年为节点,未来网络的趋势初现端倪,SDN技术进入成熟期,网络云化、云网一体、资源编排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低延迟、确定性时延网络结合各种新场景成为迫切需求,对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造成巨大冲击。包括传统岗位需求萎缩,新岗位要求上浮等等新变化,考验着院校和师生的应对。

0228001
 
新兴产业与技术的双重冲击
 
在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移动通讯技术已然成为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中国在5G方面业已进入第一梯队,领先地位难以动摇。但5G的发展要惠及中国用户,还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网络系统功能和架构日趋复杂,网络工程就业环境和岗位需求一日三变,网络工程面临着新兴产业需求与技术更新迭代的双重冲击。
 
一、新兴产业对网络架构的冲击
 
随着2019年5G牌照的发放,中国已经进入了5G时代。5G将以全新的关键技术及网络架构,10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以及更灵活的业务部署能力,重构人类的生活方式。而5G就本身来说只是一个管道,还需要与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控制技术、视觉技术、传感技术等结合后,才能大放异彩,为中国用户提供新的体验。技术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反过来行业的新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这些新场景,数据的流量增速极快,对网络设备容量和性能要求很高。如需要5G和传感技术结合的工业自动化,对网络时延需要低至10ms;5G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无人驾驶,必须是低至1ms的传输时延。如果网络架构无法保障,就可能出现手术失误、交通事故、产品报废等严重生命财产损失。未来网络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须具备智能、柔性、可定制的新特点。 

二、新兴技术对岗位需求的冲击
 
除了对从业者更高的技术要求,技术进步本身也对就业造成了冲击。近年来传统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萎缩,主要因素就是云计算技术,其次是自动化运维技术。其中,云计算对网络工程师最大的冲击,过去企业、政府机构及个人留在本地IT部门或个人设备上的数据,在云计算时代转移到了大型数据中心。原本由公司IT部门提供的基础网络设备管理服务,被云计算公司提供的在线服务所取代,而这些IT部门原本是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就业方向。另一方面,自动化运维工具的兴起,使得以往的手动作业,被各种程序化的工具逐渐替代,也使得就业岗位减少。一个IT运维管理工程师,借助于自动化运维技术,可以将原有维护单一企业网络的能力拓展到几十乃至几百个。
 
变局中人才培养的思考
 
对于这些冲击,近年来网络工程相关院校“狼来了”的呼喊声不绝于耳,还不断传出撤销网络工程专业的新闻,可见所谓“变局”已是普遍的共识。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变局”,既表现为岗位需求不断变化,又表现为能力要求的与时俱进。
 
一、岗位的兴衰起伏
 
十年前,通过思科认证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备很高的竞争力。时过境迁,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目标,大部分从高层次职业技能岗位,下沉为普通技能岗位。技术的发展,不仅取代了一些岗位,也催生了许多新的人才需求。目前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传统类型之外,还有一些新的企业也加入了进来,如具有大型云数据中心的企业、为客户提供网络虚拟化方案的能力的企业、本身拥有大网并且有运营业务的企业等。
 
0228002
 
相较于传统的就业岗位,转型之后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收入更高,发展空间更大。具体的岗位包括云计算网络工程师、网络虚拟化工程师、SDN网络工程师等等。
 
二、能力需求的演进
 
社会对于网络工程人才的要求日益提升,培养有复杂系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新型网络工程人才成为培养的关键。在不断发展的“云物大智”技术冲击下,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需要从单一的网络技术领域向其他领域进行跨界、渗透与融合。
 
0228003
 
深度上,从过去的网络设计与部署能力,提升到软件定义网络设计与部署能力,再到智能网络设计与部署能力;广度上,部分云计算产业IaaS模式下的基础架构方向,调整为配适Paas及SaaS下的运维及安全方向,同时兼顾物联网的相关人才需求。
 
求索不止的转型升级之路
 
在时代变局面前,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求索不止,也发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转型路线。
 
一、专业混编与融合
 
在就业的压力下,不少院校把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单独设置成新的专业,但由于教学资源、教师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教育效果并不突出。有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实施大类招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培养。比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可以开辟网络编程或自动化运维的专业方向。通过这种混编式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就业更为广泛,也更能适应网络工程面临的人才新需求。
 
二、教育教学过程控制
 
面对更多的学习内容,更大的教学压力,实施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完成质量控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建设网络实验平台,提高实验成果和相关数据的可利用性,将教学管理、竞赛考试、实验实训、科研试验等全部通过云平台进行;在大数据支撑下,采用实时教学效果预警反馈系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采用合适的测试模式。
 
三、实践性教学落地
 
过去,很多院校偏重于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需求,实施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势在必行。深化产教融合,将企业真实项目和教师的研发项目相结合;企业工程师来校上课,并且不对授课工程师设置职称门槛;提高网络设计、网络组建和部署等课程比重,降低通信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原理性课时;在课程考察中增加实践考试;严格筛选实习企业,制定网络工程专业实习规划等。
 
四、人才差异化培养
 
由于部分院校缺乏结合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意识,人才同质化比较严重。而在岗位需求的变局之中,岗位层次化、培养差异化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好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方向,对课程群结构及内容进行调整,可以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云网融合”、“软件定义网络”、“工业互联网”、“智能网络”等不同方向。在保证知识的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以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核心技术。
 
总结
 
时移世易,网络工程专业在新产业、新技术的冲击下,必须重新找准定位。不同院校采取的转型之路,虽然各有千秋,甚至某些部分互相抵触,但在实践中仍行之有效,证明了网络工程专业仍具备的强大生命力。在未来,老师和学生仍然需要继续探索教学活动的新标准、新模式,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探索出可复制的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1]施晓秋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人才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2]沈卫文 《“云物大智”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思考》[3]史君华 冯玉婷 钱田芬 程舒慧 郭玉堂 《新工科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探讨》[4]刘波 吴其林 孙佑明 曹骞 《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5]李扬 《5G移动网络安全及发展需求分析》

[6]文森特·莫斯可 《数字劳工与下一代互联网》

[7]汪世科 《云技术环境下的网络技术研究》

[8]张涌 《未来已来,构筑5G发展之路》

 

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本文作者

【致网教育】微信公众号